,说道:“陛下要做的,是功在千秋的伟业,我又怎么敢不为陛下效力呢?”
司马喜这才想起了什么,看着一旁还没有离开的伏生的手。
“您的阿父真的说过那样的话吗?”
这句话一出来,伏生就有些不开心了,“您以为我是阿谀奉承,为了邀名就编排自己阿父的人吗?”
司马喜急忙道歉,说道:“我向来敬重伏公,只是没有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伏生这才说道:“他确实是这么说的....他从前不曾评价过他人,我也很好奇,也曾询问他,怎么会对陛下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阿父说:他坐在车上去看望隔壁城池的好友,一路上常常能听到孩童嬉笑的声音。”
“这是个什么回答呢?”
司马喜皱着眉头,很是不解。
他即刻看向了浮丘伯,问道:“您与伏公都是有名的大儒,您可以为我们解惑吗?”
浮丘伯沉思了会,笑着抚摸起那长长的胡须。
“你觉得陛下是个什么样的君王呢?”
司马喜沉默了片刻,说道;“比德于玉之忠焉。”
像这句话,若是让刘长或者长安的群贤们来听,大概率是到下辈子都听不懂的。
可浮丘伯和伏生顿时就明白了司马喜的意思,这是子贡跟孔子的一段对话,孔子说君子比德于玉焉,其中提到了忠,而孔子对此的解释是: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
瑕不掩瑜,这就是司马喜对刘长作为君王的评价了。
浮丘伯笑着说道:“你们不知道当初的事情,故而不明白伏公为什么要这么说....当初各国征战的时候,连年都会抓人去服徭役,土地的税赋很重,百姓们耕作了一年,却连糊口的粮食都留不下,到处多是饿死的百姓,连年的战争使得十室九空,百里无人烟...”
“在后来,秦国开始治理天下,他们不许百姓随意出门,百姓们像牲畜那样,只能在房屋与耕地之间来往,昼夜不休,各地都看不到什么老人....孩子们没有衣裳穿,饿的整日啼哭....当下,伏公可以坐在车上,晃悠悠的通过城门,随意前往想去的地方,不受限制,他的老友都还健在,一路上还能看到孩子们嬉笑玩闹....这难道不就是尧舜那样的君王治下的盛世吗?”
司马喜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在从这里回去之后,司马喜就拿起了笔,思索了许久,方才写道:“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