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养活一家人,若是汉亩,三十亩想养活一家人倒是可以,就是有些勉强。
他的哥哥陈伯知道陈平喜欢游学,就承担了家里全部的劳动,让陈平安心去学习,省吃俭用的供陈平,陈平年长之后,长得很是俊美,人高马大,猛男一个,就有人嘲讽他:“家里穷怎么还吃的这么壮硕啊?”
陈伯的妻很厌恶陈平,觉得他好吃懒做,便总是帮着别人来辱骂陈平。
陈伯大怒,就将妻给休了。
陈平对这位兄长非常的敬重,他的兄长逝世,留下了一个儿子,陈平也曾尽兴教导,可犹子实在没有什么才学,好逸恶劳,眼高手低,总是与那些浪荡子混迹在一起,陈平就给他微不足道的官职来让他作为生计....结果,就被侯封以谋反的罪名给砍杀了。
陈平当时出现在皇宫里,大概也是为了给自己的犹子求情。
而以陈平对兄长的敬爱,弄死了他唯一的犹子,那以后的下场,倒还不如自杀,给自己一个痛快的。
太后确实没有说错,她这么一做,便直接改变了长安的全部风气。
如今,这些人连门都不敢出,别说朋友,就是认识都不敢认识别人了,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这么来一次??
刘长坐在厚德殿内,召平只是低着头,神色很是悲愤。
召平是战国时的人,如今活着,对他来说,比死了还要难受。
按着战国的极端风气来说,他这样多活一天,都是对他最大的羞辱。
刘长并非是战国时的人,可也能理解这种风气。
年纪越是大,这种风气就越是浓烈,张不疑若是骂栾布这些为老狗,这些人顶多跟他争吵,可他这么骂周昌,周昌就得跟他拼命了。战国的人只能被杀死,是不能被羞辱的。
当然,大汉在继承这种风气的同时,也做出了改进,可以受辱,不能受大辱。若是按着战国时的风气来,刘邦屡次羞辱大臣,那庙堂那些受辱的大臣一个个都该去自杀,庙堂都得空了,可以说,高皇帝在改变风气这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国内的事情没有外人知道,知道的人都是朕的心腹,也不敢对外说....您说的天子诏,大家都认为是我兄长的....所有的错事,都已经让侯封来承担,您这又是何必呢?”
“陛下,臣岂能让侯封之流代替臣去死?这是关乎道义的事情,跟天下人知不知道是没有关系的。”
“陛下您学习荀子的学说,荀子曾说,哪怕是私下里做好事的人,也不能忘记了对他的奖赏,要让他当众受到奖赏,哪怕是犯下了再小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