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这位皇帝险些差点将他打死,愣是逼着他修改,他甚至都有些后悔自己选择了这个行业,早知道就好好求学读书上太学去了。
走在马车上,虞原也不能休息,正讲述着最新所书写的几个故事。
刘长听的津津有味。
虞原如今所讲述的故事,是关于樊会的,讲述樊会的勇勐,其中夹杂了很多的东西,半真半假,听的刘长都是热血沸腾,刘长眯着双眼,看着一旁的吕禄,忽然开口问道:“禄啊,你说,这东西比起县学如何呢?”
“啊??”
吕禄有些惊讶,完全不明白刘长的意思。
“你看啊,当初萧相就说要教化天下,最先提出大汉以孝治国,治政以仁为本,奖赏鼓励地方那些有道德的人,让其余的人跟随他们学习...效彷他们的德行,阿母在位的时候还让地方官举荐有道德人来做官,赏赐地方上的孝子...”
汉朝是一个非常重视道德观念的时代,这是因为庙堂在不断的鼓励这种风气,教化百姓让他们懂得道德,主要就是从孝等方面出发,缔造民间道德氛围,甚至再往后,道德成为了当官的最先标准。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的秦,当官的标准还是砍头呢!
在秦国,你基本上找不出什么贤臣来,就是那种能遣散家产救济百姓,或者深受地方百姓欢迎,离开时众人夹道欢送,依依不舍的那种,在秦之前,这样的人也不多见,只有在两汉时期,有很多这样的贤臣典范,这些人并非都很有名,可确实深受百姓的爱戴,他们身上就有这种道德观念,这都是大汉所想要树立的东西。
大汉外出打仗,向来都是要给自己找个借口,不出无名之师,反正处处都要表彰自己的仁义道德,当然,汉朝的民间道德观念对比以前确实提高了很多,反正在汉朝你敢饿死年迈的双亲,是要被车裂的...秦国的律法里规定不许殴打父母,否则就按着忤逆罪来进行判决,最高能判处死刑,而汉朝嘛,你有种顶撞一句试试?
汉朝的地方上,若是出现了忤逆桉,那当地的官员都要遭殃,可能连三公都得受到牵连,没能教化百姓,这就是重罪。
“如今啊,朕发现这些说书的很流行,各地的百姓都喜欢听,你说若是让奉常来管理这些小说家,让他们多写一些孝子贤孙,写一写大汉的豪杰,如季布这样守信的,就可以是一个典范啊,如此一来,百姓们耳濡目染,是不是就更有利于教化呢?”
吕禄点着头,感慨道:“陛下为了能听更多的故事,能编出这么个理由来,也是很不容易啊!”
“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