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子口。
毕竟,前年才遭过灾,逃难去府城,吃一堑、长一智,怎能不吸取教训?
乔村正通知下,家家户户做了准备,将粮食从箱子拿出,放到高处,防备像上次水来得突然,淹了不少粮食,以致逃难途中粮食不够吃;又差人隔一段时间就去河边察看水位,日夜不断。
可以说,近日每一毫水位上涨,都让村人提心吊胆。所幸,雨水渐小,水位在最高开始回落,这意味着小和村今年大可能不会受灾,大概率安全了。
村人无不高兴,议论纷纷。
“今年比前年的雨水还大,咱们村都没被淹,真是大喜事啊!”
“那可不?咱们这段堤坝优先加固,我想着就不会出事。”
“这事说到底,还是沾了方家的光,也就是知县大人看在方家临子的面子上,才先修了咱们这段,不然指不定怎样呐!”
……
村人兴奋说着,对方临一家更加感激,老方家声望在村中进一步拔升。
无怪他们如此,如果能选择,谁愿意逃难?逃难途中,奔波折腾,年龄大的人往往受不了。
尤其是数日之后,一些村子遭灾消息接连传来,更是让小和村人这种高兴、感激达到了顶峰。
……
也就小和村村人高兴之时,淮安府城雨势渐小,趋于停下,不等府城百姓高兴,一连串噩耗就相继传来,淮安治下,安东、桃源、清河下辖等六县,无一幸免,尽数遭灾。
当消息传来,府城粮价立地飙升一截,百姓仍是疯狂抢粮,人心惶惶,乱象已显。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