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里森、高古轩这些画廊巨头,在这些美协面前,都只算的上后生晚辈的小画廊而已。
“德奥是近亲。”
“二战后,《油画》杂志的第三任理事长,曾和当时汉堡的美术协会打了一个赌,准确的说,那是一个极为慷慨的许诺,为了提振当时艺术家的精神的许诺。你也知道嘛,战后的那片土地,很需要那样的东西。”
慕尼黑是战争期间,德军做文化艺术宣传的艺术大本营。
做为著名落榜美术生,小胡子一生都熊熊燃烧着对艺术的“别样热情”。
某位元首自然也不会放过另外一个艺术重镇汉堡,只是比几乎洗不去罪恶底色的慕尼黑稍微好一点而已。
目前的官方宣传口径里,kih在战时无奈不得不落入德军政权的控制。
迫害了大量当时的艺术名家。
这已经是非常好听的说法了。
不好听的说。
当时kih的领导层,一直和小胡子保持着密切联系,是戈培尔很重要的艺术帮手,他们掠夺收集各国“堕落艺术品”的数量超过数十万幅。
经过七十多年的层层追讨。
直到几年以前,税务部门对老会长儿子在慕尼黑的某间私人公寓进行突击检查的时候,依旧又查抄出来了1400幅在战争中被掠夺走的名画。
“挨打要立正,战后的德国本土艺术背负了很大的包袱。kih的新任会长米勒女士,邀请在二战时被监视居住,并庇护被迫害的艺术家中发挥了重要贡献的《油画》理事长,来到汉堡做演讲。”
“众所周知,小胡子越是讨厌,越是迫害的对手,战后的名声也就越好。”
“那位理事长三次被投入监狱,两度被考虑以政治犯的身份处决,甚至他在瑞士流亡的家人,都一度上了盖世太保的暗杀清单。这样的人,活到了战后,你能想象会受到怎么欢迎么?”
“能猜到一些。”顾为经点点头。
“传记记者说他是艺术界的丘吉尔。老先生曾是维也纳美术学院的校董,而小胡子则连踏进校院的资格都没有,而对方偏偏一辈子都喜欢把艺术挂在嘴边。”
顾为经想起了曾在网络论坛看过的段子。
“有人说只要他还活着,那小胡子在大谈德国艺术和日耳曼人的民族性的关联,装文化人的时候,每当想起那张脸,他就会想起自己其实只是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落榜美术生。他在欧洲战场上挥斥方遒的时候,那颗自卑的艺术之心,依旧会让阿道夫感到刺痛。”
“或许他可以让整个欧洲都一同俯首低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