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咀嚼。
半晌也猜不出前三句的含义。
原版童谣是: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刚好黄文炳在浔阳楼看了宋江的反诗。
宋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谁,署名“郓城宋江作”。
诗里又特地写了“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强调自己的囚犯身份。
又写了“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再次强调自己是山东人。
这都等于追着黄文炳喂饭了!
虽说宋江是酒后作诗,问题是你丫还在坐牢呢!
能出来都是戴宗担待!
出来还敢喝醉?
醉了还敢作诗?
作诗还敢署名?
这点儿逼数都没有吗?
就是因为宋江追着喂饭,黄文炳才毫不费力的把宋江跟童谣对上了号。
但是现在黄文炳可就难猜了!
卯金点刀兵,是个“刘”字。
有山即为嵩,是个“高”字。
在不预知谜底的情况下,让黄文炳凭空怎么猜?
他就看明白最后一句:
播乱在山东。
“恩相,小生想到了!”
黄文炳福至心灵的两手一拍:
“恩相,那鲁智深和林冲都对一个白面书生言听计从!
“那个白面书生便是山东口音!
“鲁智深和林冲都是朝廷钦犯!
“他们怕是要追随白面书生在山东造反!
“这便应了这句‘播乱在山东’!”
“当真?”
蔡九知府又问:“纵横三十六作何解?”
黄文炳也不知道,只能信口胡诌:
“或是六六之年,或是六六之数!”
蔡九知府虽然是个酒囊饭袋,却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继续追问:
“卯金点刀兵,有山即为嵩。
“这两句又作何解?”
我特么哪儿知道啊!
黄文炳脸上笑嘻嘻心里妈卖皮:
“卯金点刀兵,应该指的是白面书生!
“他一个白面书生,却能号令鲁智深、林冲这等杀人重犯!
“可不就是‘卯金点刀兵’么?
“有山即为嵩,应该指的是嵩山!
“嵩山就在京畿!
“他们这是要在山东造反,剑指京畿呀!”
不愧是文化人,黄文炳一顿忽悠,当时就把蔡九知府忽悠瘸了!
蔡九知府十分佩服:
“原来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