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倾向于一条鞭法,也就是用折银子,化繁为简,推动改制。
所以太孙殿下指出非常核心的一点,普通农户的银子从哪里来?
是啊,他们连换取一点铜钱都不容易,换取银子,恐怕会更困难。
如果这一点解决不好,极有可能会像前宋王安石变法里的青苗法。
原本是想帮助农户渡过灾年以及青黄不接时期的良法,结果没有考虑隐患和漏洞,变成了祸害农户百姓最烈的恶法。
此时,张居正开始深刻理解,朱翊钧时常强调的,民生国计。
民生,朝廷不仅要让百姓们吃饱饭,穿暖衣,还尽可能创造出让他们获得财富的机会。
百姓们手里得有钱了,才能推动国计化繁为简的改革。
否则的话,百姓手里没有钱,缴纳赋税只能折现物。
张居正有去太仓库看过,里面除了粮食、丝绸布之外,简直就是杂货铺。
蜡烛、灯笼、雨伞、香、木盆、鱼干、肉脯、菜干、胡椒、椒、香木、桂皮.走一圈,你会发现自己不是在太仓库里,而是走在南城集市里。
没办法,地方百姓没钱,除了用粮食布丝茧缴纳正常田赋之外,其余的杂税摊派,只能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抵。
官府拿到这些东西,一般情况下是变卖。
只是这些东西,集中在通州,脱手甩卖,不仅卖不起价,还根本卖不出去。
有时候仓库里积压的太多了,户部就想歪主意,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杂物折价当俸禄发给在京官员。
背着几斗米,扛着雨伞,顶着木盆,提着鱼干回家。
品阶越低的官员,折的东西越多,怨声载道。曾经做过低级京官的李贽是深有体会,深恶痛绝。
因为这样的破规矩,穷得他连儿子女儿都饿死了。
啪!
烛一闪,爆了一下。
把冥思苦想的张居正拉了出来。
怎么办?
民生解决不了,国计改革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是让百姓们多挣到现钱,谈何容易啊!
何况这又跟儒家崇尚、太祖定制的小农经济,完全违背。小农经济是张居正从朱翊钧嘴里听到的新名词。
大概意思是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完全把一个个家庭封闭在一个个框里。如果在这个框里,让他们只需要承担粮食、麻等简单的租赋,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沉重的徭役、杂捐和摊派,不断榨取着普通农户们的劳动力,严重影响他们的耕种劳作。
如果以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