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产生有效的伤害,但除非击中头部直接破坏大脑,否则的话便能够继续战斗并进行反击——身体完全由义体构成,不存在生理结构的损坏导致无法战斗。
在战术配合十分默契的情况下,火炮进行了三次实战训练。
其中,六街帮士兵人数为200人,亡命之徒强化士兵为6人的战斗小组。
“在同样的时间里,第一次实战训练的阵亡比为84/2。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威尔·火炮本以为六街帮士兵的数据能好看些,毕竟人数多,代表着可选择战术也更多。结果,阵亡比184/0。第三次,在演戏开始的三分钟后完成歼灭,亡命之徒无减员,0损伤。”
一边向阿姆斯特朗汇报亡命之徒相关的战斗情报。一边说着,威尔·火炮一边发自内心的感到惊恐——与兴奋。所谓的零损伤,并不代表亡命之徒没有受到任何攻击。而是指没有受到任何有效的攻击——即,受到的攻击都没能完成破防,并不会影响战斗能力。
在威尔·火炮的观察中,这些亡命之徒强化士兵在配合上已经不是一句默契就能够解释的了。
而是字面意义上的就是一个人。
视野共享,总结出的战斗经验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义体信号传达给所有的队友。
因此,对于亡命之徒强化士兵而言,他们只是初步进入战场,便拥有百战老兵的战斗经验与战斗智慧。只需要经历一次战斗,全员便能够掌握对方的战斗情报。经历两次,便能够洞悉敌方的所有习惯与战术特长——
这已经不是技术的差距了,而是时代的差距。
用现示举例子,人们曾思考四代战斗机如何战胜五代战斗机。五代机因为性能方面的诸多考量,往往只能装载8枚导弹。因此,人们给出的方法是通过广袤的国土范围,以雷达不断的逼迫五代机的行动缩小,随后四代机列队冲向五代机,消耗五代机的导弹弹药,在第一架四代机被击落后第二架跟上,第二架被击落后第三架跟上。简单地说,前八架都是活靶子,用来消耗对方的弹药并拉近距离。理论上,到了第九架的时候,才有一丝击落对方的机会。
而在属于自己的五代机开发完成后,人们又发现,想象中的战术几乎完全不成立——在两次实战演戏中,第一次的测试结果是72比0,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测试结果是108比0。
根据参加演习的飞行员回忆,四代机的雷达根本就锁定不了对手。而五代机在超探测距离上打完8枚导弹后便能在对方剩余机群还没有发现自己的时候就飞回基地继续装弹,然后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