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确实是李氏宗亲,但这也不是说李渊就能这么封赏啊。
而且,“乃公怎么觉得,那个天策上将不完全是一个虚职荣誉称号呢。”刘邦摸摸下巴上的美髯,他总觉得这个天策上将不是单纯的荣誉奖,而是带有一定权力的。而要真如他所推测,那就是真完蛋了。
不说别的,还有那个陕东道大行台,把“行台”变成“大行台”,必然有意义,不是管辖范围扩大,就是行政级别上升。
明朝,永乐年。
朱棣看向儿子和孙子,顺嘴提问:“你们两个,觉得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朱高炽和朱瞻基对视两眼,随后朱瞻基开口回答:“孙儿认为,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唐太宗是自己经过数次征战、立下功劳。”
给一个才华卓绝、功绩彪炳的人这么多权力,而这个人又有可能合法继承皇位,就是在放虎归山。
【在这里,我们大致梳理一下李世民的这些头衔。
先说太尉和司徒,这两个官职都历史深远,起源于上古时期。自秦朝开始,太尉成为全国军事最高长官,与丞相共理政务。而到了东汉,就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其后三公逐渐成为荣誉虚衔,变作给有功大臣的加封称号。
接下来是尚书令,这里再补充一点,武德八年的时候,李世民又加领中书令。
尚书令和中书令同样出现很早,但当时并非朝廷要臣,实权有时较高,但官阶一直较低。
而到了隋朝,杨坚从过去的历史中总结,又结合自己的经验,建立了三省六部制,而唐朝沿袭了这一制度。
其中,三省为中枢机构,分为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最高长官中书令;门下省——审查诏令,有封驳之权,最高长官侍中;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最高长官尚书令。】
汉朝,元狩四年。
看到杨坚设立的三省六部制,刘彻陷入了思考:“这个三省六部制倒是对权力划分很清楚。”确实有利于皇帝行使权力,又有一定的监督能力。
“不过,按照这个职能划分来看,尚书省未必能够占据权力中心。”简单来说,尚书省就是负责执行,而有时候,制定计划的人就会比执行的人权力更大、更加关键。
至于说太尉和司徒的虚衔,有虚衔就足够了,李世民自己有功绩有名望,再加上太尉司徒的名头,是能够再聚拢一些力量的。毕竟,虽然整体上三公都变成了虚衔,但放到一个具体环境下,特别是唐朝这种草创阶段、各方面都需要从头梳理的情况下,有个名头还是不同的。
隋朝,开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