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教: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直在何处?”赵煦又问。
“亲亲、尊尊、长长……此人伦之序,天地之理!”范纯仁再拜。
“亲亲、尊尊、长长?”赵煦微笑着,抚掌赞道:“善!圣人之教,朕知矣!”
亲亲相隐,是封建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一环。
也是皇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道理是很简单的——既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那君父呢?
君父有错,臣子如何?
必须为尊者讳!
所以,哪怕皇帝千错万错,可大臣们还是必须帮着粉饰、妆点、打扮。
赵煦心里面自然知道,这一套思想,必然不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可现在,大宋社会不还是停留在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吗?
所以啊!
这套东西现在还丢不得!
当然了,解释权,还是要抓在自己手中的!
不能别人随便张口,就能化身孔子,就可以对他这个皇帝说教了。
要是这样的话,他留学岂不是白留了?
赵煦忽然问道:“那缘何《春秋》有大义灭亲之故事?若是如此,岂非不合圣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之道?”
范纯仁听到这个问题,深深吸了一口气,拜道:“奏知陛下,大义灭亲,并不碍‘亲亲相隐’!”
“圣人之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所对者,乃叶公所言也!”
“是穰羊之事!”范纯仁拜道:“穰羊者,小也!父子人伦子道,大也!”
“故当亲亲相隐,以全人伦,以合天理!”
“若然杀人、劫道、作乱、巫蛊事……”
“害他人、害乡党、乃至于害国家、害天下……则不可隐!”
“此圣人褒石蜡而贬州吁、石厚之理,使篡逆之臣,遗臭万年!”
儒家的逻辑自然是自洽的,并不会互相矛盾。
就像以德报怨的后一句是‘何以报德’。
亲亲相隐的前提是穰羊,是小错误,最多属于经济问题的那种。
即使是提倡春秋决狱的汉代,杀伤人、掳掠以及盗匪,都不在亲亲相隐范畴内。
赵煦沉吟片刻,看向范纯仁,循循善诱着:“先生,若是朕呢?”
“若朕有亲戚,犯有过错,朕是该隐,还是该大义灭亲?”
范纯仁咽了咽口水,然后抬起头,毅然决然的长身而拜:“陛下,臣闻: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