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诛之也”解云:欲道春秋上下皆是弑君之贼,皆不重见,即宋督、郑归生、齐崔杼之属是也。而宋万、赵盾之属复见者,当文皆有注,更不劳重说。注“月者”至“御也”解云:春秋之例云,大国君奔皆悉书月,即桓十六年“十有一月,卫侯朔出奔齐”之属是也。今此大夫而书月者,明御之甚故也。若然,昭二十年“冬,十月,宋华亥、向甯、华定出奔陈”亦是大夫而书月,彼注云“月者,危三大夫同时出奔,将为国家患,明当防之”是也。而范氏此处注云“宋久不讨贼,致令得奔,故谨而月之也”者,与何氏别。
十有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娄人会于北杏。(齐桓行霸,约束诸侯尊天子,故为此会也。桓公时未为诸侯所信乡,故使微者会也。桓公不辞微者,欲以卑下诸侯,遂成霸功也。乡,许亮反。下,遐嫁反。)
[疏]注“桓公时”至“会也”解云:言未为诸侯所信任而归乡之,是以诸侯皆使微者会,即宋人、陈人之属是也。
夏,六月,齐人灭遂。(不会北杏故也。不讳者,桓公行霸,不任文德而尚武力,又功未足以除恶。)
[疏]注“不讳者”至“武力”解云:春秋为贤者讳,而不讳者,正以不任文德而尚武力故也。其武力者,即此灭遂是也。繁露云“论功则桓兄文弟,论德则文兄桓弟”是也。而论语云“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之力”谓自此以后。注“又功未足以除恶”解云:春秋褒贬,皆以功过相除计。桓公之立,虽有北杏之会,前有篡逆灭谭之非,论其功不足,而恶有馀,故不为讳也。而言未者,欲道其九合之后,功足以除恶也。
秋,七月。
冬,公会齐侯盟于柯。何以不日?(据唐之盟日。柯,音歌。)
[疏]注“据唐之盟日”解云:即隐二年“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是也。
易也。(易,犹佼易也。相亲信,无后患之辞。易也,以豉反,注及下同。佼,古卯反。)其易奈何?桓之盟不日,其会不致,信之也。共不日何以始乎此?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进,前也。曹子见庄将会有惭色,故问之。)
[疏]“桓之”至“信之也”解云:谓桓公诸会皆如是也。以不日为信者,公羊之例,不信者日故也。以不致为信者,凡致者,臣子喜其君父脱危而至,其会无危,故以不致为信也。注“曹子”至“惭色”解云:注者之意也。
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自伤与齐为雠不能复也。伐齐纳纠不能纳,反复为齐所胁而杀之。能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