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了。
最初高桥马鞍的存在只是那些权贵们在马上保持平衡的辅助工具。
毕竟洛阳权贵一个个身娇肉贵,哪里像军中粗汉那样耐摔。
为了满足那些脑满肠肥、四体不勤的贵人们,洛阳的能工巧匠可以说是想尽办法。
还真别说,高桥马鞍出现之后确实降低了骑马的难度。
虽然纵马疾驰依旧很难,但是却已经可以让贵人们轻松的走马观了。
说来前汉时期,长安的能工巧匠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才造出了单边马镫。
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军中骁勇与民间游侠都不屑用单边马镫。
在他们看来那是女人用的玩意儿,真正的勇武之士压根就不需要这些辅助工具。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高桥马鞍在洛阳并没有受到重视,传播甚慢。
不过高桥马鞍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当它和双边马镫搭配的时候。
要知道以往纵马之时,骑者大多都需要双腿紧紧夹住马腹,再分出一只手来抓住战马的鬓毛或缰绳,方才得以在高速运动中保持平衡。某些汉军士卒虽然会骑马,但是当纵马疾驰时却需要双手抱住马脖子才能不掉下来。表面上说是骑兵,其实不过是骑马步兵罢了。
相比之下草原上的胡骑倒是好一点,但也只能做到骑射而已。
真正敢让骑兵持矛冲阵,还是内附的乌桓人开的先例。
只可惜持矛冲阵虽然是乌桓突骑的拿手好戏,不过却更适用于汉地,在草原反而没什么优势,这才导致鲜卑人成为了草原霸主,而不是乌桓人。
不过受乌桓人的影响,幽州汉儿渐渐也掌握了乌桓突骑的战法。
乌桓突骑,也就渐渐变成了幽州突骑。
只是在双边马镫和高桥马鞍出现前,真正能突骑冲阵的精骑堪称百里挑一。
但现在好了,有了这两样辅助工具突骑冲阵对骑兵的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并且真正要命的是,魏哲终于能祭出另一件大杀器了。
……
话分两头,另一边汉军大旗下魏哲终于露出一丝嗜血的笑意。
只见他当即沉声道:
“玄甲营听令!
“上马!”
“杀敌!”
此言一出,便见魏哲身边一直静坐休息的虎士眼神顿时一亮。
于是转眼间,一支人马俱甲的钢铁骑兵便出现在魏哲身后。
只见这千骑精锐皆皂衣玄甲,好似钢铁凶兽一般,尽显狰狞恐怖之势。
倒不是魏哲不想打造更多甲骑,实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