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呢。
只是一些史书和名家注释,大家都更愿意买印刷的,他才没接到差不多的活,要不然,哪怕少赚银子,他也愿意抄那类书。
“贾家那边……,你还是早点过去吧!”
黄先生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又欣慰,又有些难过。
他能教给这孩子的,都教过了,其他的……要靠他自己了。
“明年!”
钱若川坚持,“我都已经跟那位蓉兄弟说好了。”
“你啊~”
黄先生的心里更难过了。
学生的好意他又如何不知?
喜报传来的时候,他就给他举荐了两家好的学堂。
这几年,他一直让他存钱,就是想着,等他考出去了,可以到好一点的学堂,见识更广博的世界。
可这孩子死活要陪他到明年。
连他爹娘哭求都不理。
“先生不必担心,”钱若川宽慰他,“蓉兄弟既然愿意送这么多书来,就是认可我待到明年的。”
贾家族学今年考中了三个进士,两个秀才。
在京城名声也好的很。
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进去了,笔墨纸砚,甚至吃喝人家都管了。
刚听到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不心动。
但先生这里,也是他割舍不下去的。
无疑的,去贾家族学读书,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那里有更多的书,有考进士经验的先生,有国子监的试卷……
钱若川当时很挣扎,但还是努力跟那位蓉兄弟说了,想明年再去贾家附读。
好在他虽不解,当时却尊重了。
钱若川很感激,但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贾蓉因为跟他祖母吐槽,还被罚进了祠堂一夜。
数天后,贾蓉再至。
不过这一次,他拉了整整一马车的书来。
里面的三字经,千字文等,都是大家练字的时候,自己顺手背录的。
彼此也都检查过,确定没问题,他才直接送过来。
“家祖母听说钱兄的事,深觉贫苦人家的孩子上学之艰难。”
寒暄几句,蓉哥儿直奔主题,“特别让小子送些大家需要的书籍和笔墨纸砚。”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除此之外,小子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先生,皇后娘娘听说寒门学子的艰难,把曾经的晋王府改成了大昭书馆,如今已从翰林院、国子监,甚至皇家藏书里,挪了涵盖各方的八千本藏书。
只要是我大昭子民,每月只须交三十文钱,便可自由抄录。”
上次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