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以民为本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既然“天”走不通了,为什么不从“人”——也就是“民”来走呢?这并非是一个全新的空白的领域,历史上的诸位大家对于“民”同样有着诸多论述。
早在《尚书》中,就有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观点。
既然“民”如此重要,甚至“天必从之”,那么,如若能够被“民”所认可,那难道不是说明了皇帝的正统性吗?
这确实是一个新的角度,但李世民有去尝试的自信和底气。他的个人能力、功业、以及出众的臣属都能够支持他去尝试一番。
事实证明,他的尝试是正确的。
自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开始,所有人的目光开始看到“民”,论述皇权的正统神圣性也加入了“民”的内容,任何政策、理念也开始用“民”作为衡量标准,而非天地神鬼宗教祥瑞。
这一条路,一直走了下去。
只要你的功绩光辉灿烂,泽被天下万民,统合天下,你就是正统,你就是天命。宋太祖赵匡胤以此为正统,明太祖朱元璋以此为正统,就连与北宋同时期的辽朝同样以此论证自己的正统。】
唐朝,贞观三年。
“……就是这样,就是这样啊!”李二陛下自玄武门竞争上岗以来就沉郁无比的脸上终于又挂上了笑意,他翻遍经史,与群臣探讨了无数遍,又从各种途径搜集各地的情况,所求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方针理念吗?
关于“民”,他也好,群臣也罢,其实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眼下也只是谨慎尝试,力求能够将这样的理念施行下去。
如今,天幕肯定了他的做法,赞同了他的理念,给了他更大的自信。
想到这里,他又不忘提醒心腹重臣们:“虽然这条路是对的,但还要小心谨慎,切不可一时忘形。”毕竟还要顾虑一点那些已经浸淫神鬼宗教多年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先想着另一个问题:“两汉四百年?就是那个东汉吗?那朕的大汉是什么?西汉?”如果如今的大汉是西汉,那那个东汉是什么情况?
也不怪刘彻如此在意,毕竟,上一个分了东西的还是周朝,而周朝的“东”究竟是个什么情况,自不必说。现在,刘彻就很担心,那个东汉不会也成了如东周一般的情况吧?
秦朝。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嬴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