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并列明了后续可能推动现实世界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包括量子技术、引力波探测技术、核热液氧发动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更完备、更高效的工业生产技术。
而在听完他的介绍之后,委办的赵士程首先发言。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哈。”
“从目前的特征来看,林序同志看到的那个‘未来世界’,一定是经过了生产力大发展阶段的。”
“而生产力大发展,肯定不只是跟量子技术、基础物理学进展有关。”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核热液氧发动机,这分明就是90年代的技术,但因为其设备制造难度大、材料要求高、加工精度要求严苛,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把它当做主流技术来发展。”
“而那个世界-——我们暂且就称之为未来世界吧,竟然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那就说明,他们一定是在‘工业体系’上有突破。”
“所以我认为,所谓的节点,很可能就跟工业体系突破有关。”
“当然,即使无关,我们从这个方面下手,也是最稳妥、收益最大的选择。”
“这个观点大家赞同吗?”
赵士程虽然是委办的代表,但他本身是搞工业的,年轻的时候甚至还在早就已经取消的重装办任职过。
所以他关注的重点也是工业,这无可厚非。
他提出的观点多少是带着点个人色彩的——林序本来以为这会招来反对,但没想到,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点了头。
包括王一帆。
“我认为老赵说的是对的,哪怕是基础物理的发展,也一定跟生产力强相关的。”
“我们要建造更好的实验设备,也必须依靠更强大的生产力。”
“所以,用一段时间,先把基础打好,我认为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先举手了,其他同志呢?”
话音落下,众人纷纷举手。
林序当然也表示赞成,随即问道:
“如果从工业体系升级的角度来寻找那个‘节点’,那我们具体要做什么?”
“或者说得直接一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三板斧。”
赵士程回答道:
“能源,通讯,智能化。”
“因为林序同志的精力也有限,时间也有限,我们就不要搞得那么繁杂。”
“我就说得武断一点。”
“能在短期内、最大程度提高工业化水准、生产力水平的技术,就那么几样。”
“核聚变,室温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