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量子计算,高级人工智能。”
“如果再加上一条,那就是高速率低延时的工业物联网体系。”
“后续的技术探索,我们的重点就放在这些领域上,各位认为可行吗?”
“我没有意见。”
王一帆首先回答,但紧接着又问道:
“时间呢?这个发展推动的时间,我们要定在多长才合适?”
“上一次节点推动我们只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一次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吧?”
“更何况,我们推测的节点是否正确,都还不能下定论。”
“这个时间,我们是不是要先做一个预设?”
“那就要看林序同志怎么说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林序,林序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情况相对复杂,我暂时也不能下定论。”
“但是.我们就暂时定三年吧。”
“三年,完成工业化体系的全面升级,然后我们再继续往后走,怎么样?”
“可以!”
“没问题!”
会议室里的众人一一回答,林序略微顿了一顿,紧接着说道:
“不过,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需要立刻验证。”
“量子通讯。”
“在那个世界,那里的人已经实现了利用超距作用进行量子通讯,这显然是违背现在的客观物理规律的。”
“我不认为他们是有了什么新的技术。”
“很可能,只是世界发生了改变。”
“所以.”
“既然他们的世界发生了改变,那我们的世界,会不会也已经变了?”
一小时后,青海德令哈地面站。
实验员张霖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的是单光子探测器的自检数据。
而他身边坐着的同事兼未婚妻尹娟则正在对即将过境的墨子号卫星做最后的检查,预备进行新一轮的纠缠粒子对分发实验。
实际上,这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的工作了。
早在2017年的时候,他们就已经通过墨子号卫星对青海德令哈站、丽江站两个地面站分发纠缠粒子,并通过贝尔实验验证了在超远距离上进行纠缠粒子对的超距作用。
这个实验给两人带来了不小的“成绩”,也让他们拿到了各自需要的“职称”,在这个地面站安安稳稳地待了下来。
转眼8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他们早就已经升到了更高的岗位上。
但今天,这两老搭档又坐在了一起。
并没有什么大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